搜尋美強生產品

0

培養自信心2大訓練要訣

本刊駐韓特約編輯 黃琦君

      今在〝少子化〞風氣之下所造就出的孩子們,常見兩種性格:小霸王與懦弱兒的兩極端。霸道的孩子,自我意識過剩;懦弱的孩子,則自我意識不足。就算是一般屬中間性格的孩子,父母亦希望在他們身上看見「自信」。

      隨著21世紀轉趨於「專業導向」型態的社會,新生代的育兒教育,必須幫助孩子找出個人的特質,以增加孩子的自信,才能夠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專長。

      那麼,如何讓孩子「相信自己、所有的行動都經過自己的判斷力」? 以下歸納兩大類培養法,讓孩子們從生活中去鍛鍊自信。

Part1.培養孩子勇於「表現自我」

      服從性高又聽話的孩子,雖然受到大人的稱讚,但相對也可能造成孩子的「乖孩子症候群」產生,自己真正想做的、想說的,都無法通透表達,將來長大雖然已有自己的思想,但礙於長期無法表達自己,而內外在不平衡。與其教孩子順從,不如教孩子表達想法,做自己的主人。

1. 製造讓孩子能夠坦率表達想法的環境

      當孩子上了幼稚園,開始團體生活時,會發現有的孩子,即使自己的東西被搶奪佔有,也不知如何表達憤怒而產生挫折;或者,平時在家「水來伸手、飯來張口」的王子、公主,一旦接觸團體生活,沒有了媽媽就近〝體察心意〞,也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而手足無措。無法將自己的感受傳達給他人的孩子,總是如此壓抑無助,漸漸的,也就失去信心。

      因此,平常在家裡就該製造讓孩子「率直坦言勇於表達自己」的環境,給孩子無畏無懼、暢所欲言的勇氣,父母不但能了解孩子內心想法,也增加孩子的勇氣與說話能力;其次再從孩子的說話中判斷,給予正確的教導。

      記得,「聽孩子說話,比讓孩子聽妳的話還重要」!

2. 孩子發問的無聊問題也不漠視

      切勿因為孩子年紀還小,所問的問題很無聊或沒意義,就給予漠視或不回答,常常得不到答案無法滿足好奇心的孩子,長期下來只會造成「思考萎縮」,對他人、不信任或對自己失去信心。

      若孩子擁有「即使被嘲笑也敢說」的勇氣,這得歸功於父母們平時對於孩子問不停的「?什麼」都能耐心回答,這不但讓孩子信心與智力增強,長大後還更能「不恥下問」的發揮在做學問上。

      自己的意見常被聽納,孩子就能更積極的表達自己的主張。

3. 不介入孩子之間的爭吵

      孩子的吵架,是積極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。不過,這裡並非鼓勵孩子去吵架,而是指吵架的方式,是孩子對外表達內心反映的方式之一。

      實際上,不敢跟人吵架,連主張都尚未表明就先妥協的孩子,傾向所謂「乖孩子症候群」,為了表現的好,反而不容易真正愛自己,自信心也比較低落,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等負面認知。

      因此,與其教孩子〝不可以吵架〞、〝吵架的是壞孩子〞等觀念,不如給孩子吵架的空間與機會,讓孩子從與別人的摩擦中,學著認識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不同想法。

      所以,別輕易介入孩子們的吵架吧。

      總之,年齡越小的孩子,就更該讓他們體驗各種各樣不同事物的經驗,比長期上同一種補習才藝,還能刺激他們的多元發展,並且因為視野的開拓而更有自信。


Part2.培養孩子的「獨立性」

      所謂有獨立性,是指孩子能自己思考判斷來行動。會自己整理玩具的擺放,自己安排遊戲的方式等,除培養獨立性以外,也有助於創意力的發展。

1. 讓孩子盡情的玩
2. 給孩子分配任務
3. 給孩子冒險的機會
4. 給孩子決定權
5. 告訴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
6. 自信的父母造就自信的孩子

      相信自己的孩子而不隨波逐流的父母,通常本身的觀念健康也有自信,唯有父母本身的態度如此,才有可能教育出有自信心的孩子,因為父母的身教影響,永遠是直接反應給孩子的。


(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)